刊名:世界环境
主办: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SSN:1003-2150
CN:11-2397/X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2266667
被引频次:17490
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简介:本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和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环保技术刊物。 读者对象是从事环境保护科研、设计、生产、教学的广大科技人员、高校师生、技术和管理人员。
首先,其实很多环境学和生态学甚至生物学和毒理学的期刊都会收到生态毒理学的论文。 我列举几个我个人接触过的东西。 可能发表过论文,也可能成为过审阅者。 当然,这些期刊的水平有高有低,都要看你的需求和水平。
像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和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这样高水平的东西以前还很难发送。 水平较低的是开放源代码日志journal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 (jep )和journalofwaterresourceandprotection (jw ARP )和今年MDPI的新书pollutantttant 中等几个期刊是internationaljournalofmolecularsciences (ijms )、Toxics、PLOS ONE、Sustainability、humanandecologicalriskases
另外一种是Environmental Toxicology、eco toxicologyandenvironmentalsafety、environmentalchemistryandecotoxtry等, internationaljournalofecotoxicologyandecobiology,environmentaltoxicologyandchemistry,专门接收生态毒理学论文, Aquatic Ecotoxicology我个人觉得在这些期刊中,ETC的名气比较大,但这份期刊曾引起两边的收费状况骚动,所以后来很多人都不想投票。 建议调查最新的影响因素。
中文期刊的话,我自己发送过《环境科学》。 由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 总体上还可以。 如果是第一篇论文或比较初步的数据,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用车经验,总结出了车上常见的甲醛去除方法。
1、打开窗户,空调循环通风
叶晓蕾等发表在《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杂志上的论文《生态毒理学报》显示,车内甲醛污染主要存在于车龄在半年内、车窗关闭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车上。
所以,我建议买新车后,先揭下塑料再开窗自然通风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
另外要注意,开新车的前6个月,尽量少开空调,多开窗户,加强车内通风,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特别是关窗时间超过3小时时,必须良好通风。 通风时尽量进行车内外的空气交换,注意使车内的甲醛挥发并释放干净。
当然,无论是开窗自然通风,还是开空调循环通风,都能迅速降低车内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但自然通风效果更好。
2、晒黑通风
看到这里的小标题,很多朋友都有疑问。 “晒黑了? 为什么要晒黑? 通风还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晒黑的目的是提高车内的温度。 因为车内的甲醛浓度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剧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车内材料中有机溶剂、助剂、添加剂等挥发性成分的释放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叶晓蕾等发表在《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的论文《汽车内空气甲醛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图2表明,车内空气甲醛平均浓度随车内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5~ 30甲醛浓度变化幅度较大,低于25时
所以我们把车停在太阳下晒太阳以提高车内温度,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车内挥发性物质从材料中释放的过程会加快,车内污染物的浓度也会急剧上升。 此时,只要通风良好,大部分污染物就会尽快挥发到空气中。
从上面的图2可以看出,也有通过尽量将车内温度保持在25以下,降低甲醛等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挥发速度,控制车内甲醛浓度的方法。
3、使用除甲醛霜或喷雾剂
部分除醛霜或喷雾剂,成分安全,效果也有一定保证。
在新车的角落、坐垫等处喷洒去除甲醛的喷雾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甲醛、异味、细菌等。
4、车内装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好的吸附剂,能够选择性吸附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 例如,防毒面具含有一定的活性炭。
我们把活性炭包放在我们的新车里,吸附去除车内的有毒气体。
但该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具有吸附饱和度,如果车内有气味一段时间,需要更换活性炭,每周更换一次左右。
另外,活性炭的作用范围比较小,需要比较大量的活性炭覆盖车内。
5、使用车载空气净化器
车载空气净化器也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新车内,在加快空气流速、提高空间CADR值(通风率)的同时,过滤器吸附部分甲醛,有效降低甲醛含量。
当然,相对来说价格很高,几百到几千。 购买时要注意净化器的品牌和口碑,不要买残次品,不要贪图便宜。
文章来源:《世界环境》 网址: http://www.sjhjzz.cn/zonghexinwen/2022/1207/2111.html